首页 资讯 > 正文

江苏海门:公共服务补短板 民生福祉再提升

2023-03-09 14:19:56 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我妈妈在这里很安全很开心,让我们夫妇能踏实在厂里上班,感谢你们细心地替我们照顾老人。”温暖的一幕发生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门港新区日间照料中心,下班来接老人回家的江东保向中心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近年来,海门聚焦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便利度,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医疗、养老、文化等人民群众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更多更优质公共服务,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让广大人民乐享幸福生活。


(资料图片)

补齐基层公共服务短板,让群众就医有“医”靠

“血压有点高,血糖也偏高,给您配的药要按时吃,千万不能停。如果还是不舒服的话,赶紧打电话给我……”一大早,三厂镇镇西村村医倪友森就来到村民曹宝其家里,一项项检查结束,倪友森边从药箱中取药,边细心地做好叮嘱。

“倪医生经常来看我,给我量血压、测血糖。哪里不舒服,拿起电话就能求助。”今年68岁的曹宝其,子女都在外地,独自一人生活。

担任村医40多年,谁患有疑难杂症,谁需要特殊照顾,倪友森心里装着一本明细账。“老人们普遍有基础疾病,我定期入户走访,及时掌握村里这批人群健康状况的变化,让乡亲们健健康康享受生活。”

小村医托举大民生。倪友森介绍,现在村卫生室常备药有上百种,很多诊疗项目家门口就能做,不用再跑城里大医院了。近年来,海门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区镇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社区下沉。通过加强日常健康服务,突出重点人群管理,提供电话咨询、上门访视、家庭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服务,让群众就近享受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现在看病报销不要去到城里,镇上的便民服务中心的医保窗口就能办理,钱直接打到存折里了。”四甲镇靶场村村民郁礼萍说,她母亲患腰椎病在外地住院治疗,花费1万多元,出院后,村干部全程帮办医保报销,省去了自己的来回奔波。

医疗保障事关民生福祉。让群众就近就能办理医保服务事项,这得益于海门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带来的便捷。海门将部分医保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区镇、村级办理,推动参保群众办事“就近办”“一次办”,打通了医保经办服务“最后一公里”。

加大基层公共服务投入,让群众养老更“牢”靠

看报纸、下象棋、打太极……暖春三月,海门滨江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内十分热闹,老人开心围坐在一起,有的在娱乐,有的唠家常。

“周二、周四上午唱歌,周日上午二胡演奏,每天下午都安排了棋牌时间,还会不定期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元宵节做汤圆,重阳节包馄饨,还有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理发、牙齿检查等服务。”海门滨江街道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黄鸣雷介绍,这里已经成了不少老年人的“第二个家”。

日间照料中心辐射周边社区,服务70岁以上老人200余人,有效解决了老人做饭困难、缺少关爱等问题,为居家养老提供了坚实支撑。此外,中心还提供老年人日托服务。比如子女有事出门,又不放心老人独自在家,可以将老人送到中心,进行日间照料,晚上再由子女接回家。

此外,海门区还有6000多名失能失智人员享受到了“长期照护保险”保障。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团队每天都会上门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服务。海门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安排了近2900万元财政预算,像这样每周两次的上门服务,每个老人家庭只需要支付五块钱左右,其余由照护险支付。

老有所养,是许多人关切的“家事”。一直以来,海门通过探索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农村互助养老等“多彩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守护“最美夕阳红”。全区有养老机构68家,建有区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家,覆盖率达到100%。所有村(居)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同时积极拓展社会寄养、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功能。

“我们将进一步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通过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覆盖,让广大老年群众就近享有优质服务。”海门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优化基层公共服务供给,让群众文化需求“兴”起来

3月4日,海门包场镇灵树村村民邱晓玉一大早把孩子送到村里的农家书屋,今天在农家书屋开展诗歌朗诵、手工劳动等活动。活动预告是提前三天通过村民网格群发布的,不出10分钟名额就没了。

不一会儿,小朋友们纷纷来到书屋,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始了阅读。“这里环境安静整洁、书香气息浓厚。平时周末和寒暑假我都会带孩子来这,大学生志愿者在这开展故事会、绘画角等活动,孩子特别喜欢。”邱晓玉说。

同一天,在海门余东镇土地堂村的农家书屋,邀请到海门植保站的农技专家过来授课,村里的几个中粮大户早早的就过来“占座”了。

“我们这儿的群众都爱看农技推广的书。”土地堂村书屋管理员季银萍介绍,村里定期举办夜校课堂、健康讲座等,“学知识、学技能的人多了,村里的致富能人也多了,富了脑袋、鼓了口袋,乡村产业也跟着兴旺起来。”

而在海门常乐镇颐生村的文化礼堂里欢歌笑语,海门山歌艺术剧院送戏进基层演出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场非遗精彩节目博得群众阵阵掌声。

“村里自从建起文化礼堂后,不仅办起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让村里的文艺骨干们找到了舞台。”从前苦于没舞台、没指导,而现在一得空大家伙就三五成群来到文化礼堂练习,锣鼓队、合唱团、舞蹈队……目前,颐生村已经有5支文艺队伍,文化礼堂天天都充满欢声笑语。

如今,海门所有行政村都有了农家书屋、文化礼堂,不仅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也为老百姓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去处,成为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海门区宣传部副部长沈小明说,推动农家书屋、百姓大礼堂等公共文化设施“从建到用”,创新组织活动形式,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建设,激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施帅杰 钱丽君)

[编辑:奚柯柯]

标签: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