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正文

南通:丰产方里看丰收 粮食高产揭秘“单打冠军” 播报

2023-01-29 14:09:56 南通网

国家统计局南通调查队数据显示,2022年南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05.18万亩,亩产423.45公斤,总产340.9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1%、0.1%、0.3%,南通粮食生产实现“14连增”。集成示范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农机农艺农技融合、生态绿色环保协调,让丰产方“单打冠军”群起江海,有效助力粮食增产,端牢“中国饭碗”。

施“农家肥”藏粮于地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但化肥农药用量过多,造成资源浪费,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又是难题。科学施用“农家肥”,藏粮于地,如皋市东陈镇华地施肥作业合作社做出示范。


【资料图】

负责人陈实介绍,在每个农忙季节前,合作社将全镇30多个养殖大户产出粪污,集中收进粪污处理中心池,进行固液分离,液态粪污进池添加菌剂,用2-3个月发酵除臭灭菌。固态粪污运送至堆肥场,拌和秸秆颗粒和及发酵菌,进行覆膜堆肥发酵。腐熟后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分别添加适量复合肥或微量元素,为“一品香”等种植大户丰产方,提供从春季小麦追肥、夏季水稻基肥到秋季小麦基肥等一条龙还田服务。

科学施用“农家肥”,涵养地力促丰收。去年,合作社收集生产固态肥1200多吨,液态粪肥6000多吨,6000亩丰产方受益。一品香家庭农场丰产方对比测算发现,施用过畜禽粪肥做基肥的水稻地块,水稻长势明显好于纯化肥地块,化肥施用量减少60%,产量增加约80斤/亩,稻谷售价上涨0.05元/斤。

无独有偶,如东苏新家庭农场丰产方,选用优良品种“宁香粳9号”,应用机插缓混一次施肥、适期播栽等技术,精确定量水浆管理,创造了亩产777公斤的佳绩,比如东平均亩产635公斤亩增产142公斤。

“产学研”串起价值链

打通产学研,串起价值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等大咖加持,海安发力高端稻米品牌,发展稻油轮作,去年粮食单产全省第二。

锦湖生态农业选用“锦湖香粳”,在院士团队的技术支撑下,采用“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提高稻米品质土壤。“我们雅周半夹沙黏土,既有肥力又有通气,特别适合水稻种植。同时用沼肥有机肥取代化肥,丰产方土壤有机质常年保持在3.0以上。”公司负责人韩瑜梅介绍:“我们每亩田放12只雏鸭,直到水稻抽穗,鸭子一直生活在稻田里,构成相互依赖的复合生态农业体系。稻米收割不落地,烘干保留70%大米胚芽,保证口感又做到有营养。”

锦湖稻米丰产方,示范海安西南区。区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韩世国介绍,与省农科院合作打造雅周杂粮芋头产业链,目前已全面展开。引进种芋脱毒、绿色高效种植等技术全面推广,“雅周香芋产学研究院”酝酿成立,从选种、脱毒、催芽,到地理标志品牌打造,产学研结合迈向纵深。

“水稻禁区”夺丰产

启海地区旱地改水田失败多次,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不宜种水稻。但“冬娟家庭农场”农场主于冬娟却勇闯“水稻禁区”。

面对困难,于冬娟见招拆招。盐碱地返盐,她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基本规律,排水洗盐压盐,营造淡水环境。水系不配套,就用水泵提水,一地一提。耕作层保不住水,她就不断往田里灌注泥浆,使土壤形成有效犁底层,保水保肥。

“启东沙地漏水,田埂松软倒塌,还有田鼠打洞及自然漏洞。我们用新型农机深耕,用起浆机起浆,平整机平整,把田埂拓宽,终于解决了漏水问题,再通过向各县种植水稻的技术员请教,最终不负所望!”近年,于冬娟“旱改水”形成“可复制”“可操作”成熟模式,持续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冬娟家庭农场扩展丰产方种植面积1300多亩,创立了自己的微店和大米品牌。启东水稻也从无到有,扩大到了近10万亩,形成生产、烘干、加工、包装、贮藏、品牌粮食全产业链。文丨见习记者 陆薇 记者 施晔 图丨农业农村局提供

[编辑:苏敏]

标签: 家庭农场 生态农业 优良品种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