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正文

乡村狗患“咬”出问题一串

2022-06-09 05:49:57 南通网

《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本月起正式施行,城市居民遛狗不牵犬绳、遛狗不即时清理犬只粪便等,将被视为不文明行为受到处罚。然而,很多读者向本报热线反映,当下在农村,不少农户养犬颇为“任性”,给基层治理带来难度。为此,6日,本报记者在我市一些乡村进行了采访。  邻里发生纠纷 有人放狗威胁“看,两条大黑狗多凶猛!我们每天从这户人家门前经过,你说吓不吓人?”6日下午,家住如皋市九华镇营西村的七旬村民朱某,手指邻居家隔着铁栅栏狂吠的狗,气愤地说,“大黑狗纵身一跃近3米高,谁不怕?”  朱某说,大黑狗是邻居陆某饲养的,并没有养犬证。因为两家有纠纷,几天前陆某故意放出不牵绳的大黑狗,将朱某儿子扑倒。所幸朱某儿子捡起地上一块砖头抵抗,才没受到伤害。朱某认为,邻里有矛盾就放狗威吓,这种行为太过分。营西村党总支书记李凤英告诉我们,目前警方正查处此事,村里也对陆某进行了批评教育。  采访中,我们看到村里的大多数狗都是散养的,路面上狗粪常见。一些村民直言不讳:“又不是宠物狗,家养的土狗就图个看门护院,要拴什么绳?自家养的狗又不出门,需要领什么证、上什么牌呢?”  农户家养的犬 很少打防疫针“从动物致伤门诊的接诊量来看,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的患者人数年均达到七八万,最多时达到10万。”6日,市三院门诊部主任孙伟介绍,“咬伤严重的,除了打防疫针外,还要接受外科和烧伤美容科的手术治疗。”记者了解到,来自农村的伤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接受过疫苗注射的犬只情况要好一点,但伤者仍然要打狂犬病疫苗。”孙伟提醒。  但在农村,不要说流浪狗,就是农户家中养的犬,又有多少打过防疫针、领过养犬证?“自己养大的狗,打不打防疫针无所谓。”不少村民这样表示。  “和城里相比,农村流浪狗伤人事件更多一些。每年我们总要接处几十起相关警情。”通州区公安局东社派出所警务人员陈国军介绍,为治理农村狗患,该所成立了一个“捕犬队”。“流浪狗我们捕捉后统一送往收养基地。如果确认是疯犬,就根据规定处置。和城市犬只管理工作相比,乡村面难度更大。”陈国军说。  乡村文明养犬 依旧任重道远“从城里回家,有时突然在村口被狗追。特别是夜间,冷不丁从路边田埂窜出一只,更是让人心惊胆战。”老家住在通州区石港镇、今年28岁的市级机关工作人员施燕说,自己不止一次受过惊吓,至今都有心理阴影。  “因为农村区域面积比较大,加之村民法律和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给我们增加了不小的管理难度。”通州区十总镇二窎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曹秀春坦承,工作压力不小。  曹秀春同时告诉记者,当地不少村民购买了计生部门推出的“全家福”险种,全年一家只要支付50元;此外,还有民政部门推出的、针对老年人的专项险,价格也很低廉。如果村民意外被咬伤,可以得到及时理赔。“相关险种的热销,说明犬只管理还亟待加强。在农村地区,文明养犬更需关注。”曹秀春表示。  农村养狗问题的破解之策,目前看来还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将“文明养狗”意识通过多种方式真正入户、入心,养狗人思想重视了、观念转变了、管理措施到位了,问题才能逐步解决。  记者 周朝晖 实习生 吴迪 陈可昕

别让文明在乡村打“折扣”

《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市民提出文明养犬严格要求,以法促管。然而,条例在农村“落地”的过程中,却打了“折扣”,令人忧心。

一些村民认为养狗只为看家护院,不出门不会主动伤人,没必要领证上牌,更没必要打防疫针;还有的认为土狗并非宠物犬无须牵绳,何必较真。一些地方考虑到乡俗人情,在依法管理上并没有真正亮出雷霆手段。

涉犬事件在农村多发,背后折射出村民养犬观念的落后和僵化,与文明养犬要求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要填平这一“文明鸿沟”,需要持之以恒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能期冀于毕其功于一役,而要通过春风化雨般的引导。

要避免条例在农村实施的过程中“打折扣”,有关部门就必须敢于真抓、真管、真落实,不能因为顾及人情世故而在依法管理上“和稀泥”,更不能“做样子”。只有真正做到城市和农村“一把尺子量长短”,严抓、严管、严落实,才能杜绝治理农村“狗患”过程的种种消极现象。(周朝晖)

标签: 疫苗注射 依法管理 逐步解决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