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正文

跨越4000公里的守望相助

2022-06-06 10:34:26 南通网

端午前夕,天山脚下的红花开得甚是娇艳,似乎在预示着好事将至。

驱车数小时,如皋籍援疆干部陈波顾不上休息,直奔88岁的王振礼老人家中。“王书记,为村里新修的‘如皋路’,这个月就要开始动工啦!”

好消息总是藏不住,转眼便在新疆伊犁州的“如皋村”迅速传开。

一条新援疆人给老援疆人修建的爱心路,重拾如皋与新疆割舍不断的62年情缘,奏响起血脉相连的大爱之歌。

变迁:一群人扎根一个村

“如皋村”实为巩留县库尔德宁镇莫乎尔村,由于半数以上的村民都是当年支援新疆的南通如皋人以及他们的后代,故而得名“如皋村”。

百度地图上显示,如皋与莫乎尔村相隔4000余公里,但在当年援疆的如皋儿女眼中,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1960年,王振礼还是一个26岁的年轻小伙子,从部队退伍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如皋戴庄乡240多位支边青年,一路辗转奔波,来到近万里之外的巩留县向阳公社三大队五小队(现库尔德宁镇莫乎尔村),支援边疆建设。谁曾想,这根一扎便是一甲子。

“一穷二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满头银发的王振礼老人陷入了回忆,刚到莫乎尔村那会正值冬天,没有地方住,大家只能挤在当地农户收拾出来的牛圈和羊圈里,“在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困境里熬过了那个寒冷的季节。

第二年春季,大雪融化,王振礼一群人这才惊讶于眼前的景象:所在的村子一片荒芜,没有一块庄稼地。当地居民全为牧民,每年的粮食也只能去邻村购买。自幼便读书识字的王振礼心里十分明白:“土地就是最大的资本。”为了让这片贫瘠的土地长出粮食,他与家乡的援疆青年们日夜开垦,每天浑身上下都是一身泥。

然而,奇迹出现了——这片戈壁荒漠不到一年竟收获了百亩小麦。那一年,全村人不用再饿肚子,看到希望的如皋支边青年们开始陆续在那里建房安家。

“能吃苦,有头脑。”王振礼的做事能力被当地百姓看在眼里,不久便当选了村里的书记。从那以后,小麦、玉米,核桃,苹果……农田里的作物品种越来越多,莫乎尔村也从千里荒漠变身成万亩良田。

传承:三代接力初心不改

从茫茫戈壁到连片绿洲、再到遍地生金,奇迹的背后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援疆人的汗水与智慧。

“献完青春献一生,献完一生献子孙。”再次喊起当年这句援疆誓词,王振礼十分自豪,因为他们这群人真正做到了。

现在的莫乎尔村是一个由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构成的2000人左右的多民族村。汉族约占半数,其中80%是当年支边的如皋人及其后代。而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如皋元素开始出现在村民的视野里。

走在路上,随处可见以“如皋路一巷、二巷、三巷”命名的大小道路,村委会的墙上则醒目地挂着印有“如皋精神”的火红牌匾,就连如皋特有的长寿基因也完美体现,8位80多岁的如皋籍老人成了当地的宝贝。

62年过去了,当年的援疆小伙子们转眼变成了爷爷,而现在村子里的顶梁柱也变成了“疆二代”“疆三代”。“在第二家乡,尽享四世同堂之福,也是一种幸福。”王振礼的8个子女全部留在了新疆,他们有的是老师、有的是机关人员……积极活跃在各个领域,继续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发光发热。

莫乎尔村的村主任刘炜根是个标准的二代如皋人,自出生起便一直生活在新疆。1960年,父亲刘松林带着妻儿一同来到新疆,将小家庭扎根于此。10多年前,父亲因病去世,没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回家乡看一眼,成了父亲最大的遗憾。

谈及对父亲的印象,刘炜根脱口而出:勤劳。

自从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刘炜根丝毫不敢懈怠。上任以来,他大力发展村里的特色产业畜牧业,不仅自家带头养殖了40头生产牛,每年有10万元的家庭收入,还带领一个个养殖户扩大规模,鼓起大伙儿的钱袋子。年近八旬的陆登林是第一代如皋籍援疆人,如今也已是村里年入百万的养殖大户,每天乐在其中、忙得停不下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两年,莫乎尔村的经济发展成绩越来越抢眼。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8300元,村营收入70万元,稳坐全镇头把交椅。

升华:修路寄情续写故事

“线上392人捐款,目前已筹资23万余元。”6月4日晚上8点,莫乎尔村党支部书记苗青山收到援疆干部陈波发来的一条信息。

都说援疆干部可以解忧。援伊如皋小分队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莫乎尔村的道路修建费用,也送去了家乡对在外儿女的那份牵挂。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伊宁县挂职的如皋籍援疆干部陈波经过邻县的莫乎尔村时,被道路上的各种“如皋”标志所吸引。带着心中的那份期待,陈波终于发现了这个默默奉献多年的“如皋村”。

可在一次次走访中,陈波却发现村里部分道路面临破损、坑洼不平,给村民出行带来了一定不便。被援疆前辈奉献精神所打动的陈波,决定为“如皋村”筹资修路。他将这个想法在援伊如皋小分队的微信群里一提出,便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在这11名援伊如皋小分队成员中,有教师、医生、党员干部,来自张家港、南通市区及其他县(市、区)的不同地方,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祖籍都是如皋。”陈波说,经过多方协调,在小分队的努力下,自治区民政厅批准了“续如皋情,修援疆路”的公益募捐活动。“目前线上已经筹资23万余元,线下,南通援疆工作组、张家港援疆工作组以及新疆如皋商会将分别筹集10万元,比我们预期的50万元还要多些。”

“民族团结是援疆工作的核心,不仅仅是提升当地硬件功能设施,更要在解决痛点中增进团结。”在这一点上,陈波和苗青山有着默契的思想共识。两人商定好,南通援疆工作组和“如皋村”两委一同继续以打造民族团结一家亲为目标,倾情倾力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你来我往中建立深厚感情。

对于陈波而言,三年的任期快要结束,或许他来不及看到“如皋村”新路开通的那一刻,但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新的援疆干部来到这儿,用青春和赤诚续写新的故事。

“初心不改、万里驰援,虽然修的是路,但我们更希望把老一辈的如皋精神、援疆精神继续在天山延续下去。”

记者 陈嘉仪

标签: 民族团结 的努力下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