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正文

他们肩扛责任和病毒赛跑

2022-04-20 10:05:55 南通网

疫情来袭,每份流调报告科学准确,才能让每次疫情研判切实可靠。在本轮疫情处置联合流调队伍里,有这样一群人,虽然没有身穿防护服,也没有披上疾控人亮眼的枣红战衣,但在前线流调人员“冲锋陷阵”时,他们同样夜以继日、埋首电脑前,这就是流调报告审核组的专家们。 精干组合 24小时“接单”疫情之下,快速且准确的“流调”功不可没。因为只有流调人员获得真实、有效的轨迹信息,才能科学评估疫情动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阻断传播、控制疫情。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为提高流调效率和流调报告质量,我市成立了由南通市疾控中心10名公卫专家组成的流调报告审核组,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从事疾控工作多年、现场经验丰富的公卫医师。  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4人36小时轮流排班,24小时“接单”,第一时间完成“派单”,将审核任务分配给审核组成员。尤其对情况复杂或传染来源不明的病例,审核组需反复跟流调队员进行沟通、核实,不断分析、研判,抽丝剥茧,还原真相,直到摸清整个传播链。“流调队员在接到指令后要在1个小时内出具流调对象的核心信息,4小时内出具初步调查报告,12小时内更新完善流调报告,24小时内出具完整流调报告。尤其是核心信息,我们都会抓紧在第一时间完成,时间非常紧急。”流调报告审核组组长、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魏叶说。  流调报告审核组成员、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张烽把他们扮演的角色比作“参谋”,要做的就是不放过前方传来的流调报告里的任何细节,发现疑点、挖掘风险点,协助前线人员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密接人员应管尽管、不漏一人。他举例说,在这次疫情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间接接触传播”,因为奥密克戎变异株除了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还有传播过程隐匿,在光滑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可长达7天,且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因此像空气流通较差的或患者逗留时间较长的场所,除了要调查与病例同时段接触的人群,还不能忽视后续暴露的人群,他们存在间接接触感染的风险,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排查力度,尽可能找到所有风险人员,及时加以管控,防止疫情外溢。”看见疲惫 更看到决心饮食不规律、生物钟被彻底打乱;熬夜通宵已是家常便饭、累到不想说话……这段时间以来,几乎吃住在单位的魏叶已经一个多月没有陪儿女好好吃顿饭了。  相较在现场的流调工作,报告审核组成员需要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缜密的心思、清晰的逻辑审核报告,他们常常对着电脑一坐就是一天,一接到前方传回的报告,就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因为每个流调报告都要经过多轮的改进、完善,所以审核人员每天都要审核3~4份报告,一天下来要看成千上万的文字,高度集中地视物,眼睛酸涩得厉害……流调报告审核组组员、主任医师朱平视力一直很好,但自从她审核报告以来,已明显感觉自己的眼睛也开始“老花”了。  “流行病学调查,整个过程听起来容易,好像就是打打电话、问问情况,但是要做得好其实很难。”张烽认为,一名流调队员,从入门到真正掌握流调技巧,至少需要2~10年工作经验。“流调队员在前方‘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经常通宵达旦;我们审核人员在后方,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充分发挥‘参谋’作用,查找出流调中还存在的疏漏环节,为前线赢得每一场战斗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虽然面容疲惫,但决心不改:一定要跑赢奥密克戎,通过快速流调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规模!“快些,再快些,我们包括前线每名流调队员都在给自己加码,而点滴的加速汇聚成河,就能最终快速控制疫情。”魏叶说。  通讯员黄昕 记者冯启榕

标签: 市疾控中心 冲锋陷阵 间接接触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