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正文

心脏停跳70分钟后“死而复生” 市三院ECMO辅助下的心肺复苏创造生命奇迹

2022-03-13 10:54:26 南通网

10日上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病区,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盛卫东带领康复医疗团队指导47岁的黎先生(化姓)进行康复训练。一个多月前,黎先生突发心脏骤停,抢救团队为他实施了ECMO(体外膜氧合)辅助下的心肺复苏。经全力救治,患者心脏停搏70分钟后恢复跳动,辅以及时的后续治疗护理,最终转危为安,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突发危情,ECMO助阵

2月7日晚9时30分,黎先生吃完饭休息时突感胸闷、心慌不适、全身乏力。在妻子陪同下,黎先生来到市三院急诊就诊。

晚上10时28分,患者突发意识丧失、鼾声呼吸,呼之不应,大动脉未及搏动,确认心脏骤停,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肾上腺素间断静注等抢救措施,并多次行电除颤,然而,患者始终未能恢复自主循环。正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加班的急诊科副主任葛志华认为,当前情况下唯有依靠体外膜氧合(ECMO)才能争取一丝希望。

于是,葛志华立即联系重症医学科会诊,ECMO抢救流程迅速启动,三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韩旭东等专家也相继赶到现场。此时,距离患者心脏停止搏动已经45分钟,经过大剂量肾上腺素和反复电复律,患者仍未能恢复自主循环。考虑到患者一直处于有效的胸外按压下,常规的心肺复苏无效,决定立即给予ECMO支持,ECMO辅助下的心肺复苏就此开始。

据了解,体外膜氧合(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号称挽救濒危患者的“终极武器”。而通过ECMO辅助下的心肺复苏治疗,患者自主呼吸循环恢复可达到95%。

心脏停跳70分钟后“死而复生”

当天晚上11时15分,ECMO团队在不间断的心肺复苏前提下开始预充及穿刺操作。由于患者心脏停止时间较长,使用了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全身血管收缩,加上不停顿的按压,给穿刺置管带来较大困难。团队成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娴熟操作,于晚上11时40分成功开始体外生命支持。

随着黑色的血液从患者体内引出,经过膜肺后变成鲜红色动脉血再灌注进患者体内,原先测不出的脉搏开始出现,氧饱和直线上升。在ECMO支持下,抢救人员再次进行电复律,奇迹出现了——患者恢复了自主心律。此时距心脏停搏已有70分钟。

然而,此时床旁心超提示:患者心肌弥漫性活动减弱,呈蠕动状态,室壁水肿增厚。为查明原因,次日0时40分,患者至导管室行冠脉造影,造影结果未提示冠脉严重狭窄、闭塞,综合心超表现考虑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心肌炎中症状最凶险、病情最危重、致死率最高的一种情况。

在ECMO全力保驾护航下,器官灌注得到保障。医护人员屏气凝神,紧盯病人病情变化,一夜无眠。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以及机械通气、持续性血液净化等加强治疗,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升压药逐步减撤,心脏搏动重新变得有力起来。

转危为安,再造生命奇迹

历经70分钟的心脏“停摆”,对大脑的损伤程度究竟如何?这成了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降低脑代谢,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细胞是脑复苏的关键。为此,抢救团队在第一时间给予患者亚低温脑保护、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为尽早开展脑康复治疗做准备。

2月14日,经过7天的ECMO支持,患者终于顺利撤除ECMO,而在早期脑康复治疗下,黎先生对呼唤相继有了转头、睁眼的反应,手、脚能伸展和弯曲,咳嗽、咳痰有力;16日,顺利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17日,开始行高压氧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进步显著,神志已完全恢复。

2月28日,经历了20多天生死考验后,黎先生由ICU转至康复医学科做进一步康复治疗。当他走出ICU的那一刻,每日守候在监护病房外焦急等待的家属不禁热泪盈眶。他们紧紧拉着ICU医护人员的手,感激地说:“20多个日日夜夜,你们始终全力以赴、永不放弃,是你们让我们全家得以团聚!”

经积极康复治疗,目前,黎先生在认知和运动障碍方面均有了一定改善,不仅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工作单位和部分数字,还能回忆起部分往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由3分提升至9分;能够独立行走,步态稳健。

据资料检索,患者如此长时间心脏停跳后,经心肺复苏能抢救成功,并辅以及时的后续治疗护理,恢复良好,放眼全国,也极为少见。这充分展现了南通三院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的水平和实力。

通讯员徐俊贤 晨光记者冯启榕

标签: 心肺复苏 医护人员 康复医学科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